潘朵拉商人  

「誇張是發了脾氣的真理。」- 紀伯倫

當智慧驕傲到不肯哭泣,莊嚴到不肯歡樂,自滿到不肯看人的時候,就不成為智慧了。

因此夜深人靜,道德與正義感無處宣洩,而寂寞與沮喪撲面而來時,我們只能付諸於文字,將自己從軀殼中解放,捲入行列裡的泉泉思流,期望與更深刻的內心對話。

好書總是傳達問題而不是答案,述者所述遠不及述者所問。

所以我們認可世間善惡難斷,慣性總比法則更為人願意承擔。這也就是當代社會不喜歡統一,而執著多元的原因,利用多元的外衣強求「同理性」,而忽略「同理心」。

「無知之幕」 (Veil of Ignorance),原意是立約者不知道某些特殊事實,因此無法知道不同的可能選擇對自己的影響,結果通常造成傷害與權利受損。

金融現實猶如黑蜘蛛般,總是張起透明的巨網,將一切喜樂哀傷、貪婪憎恨包裹畜養,讓飼料們活在楚門的世界中毫無警覺,一旦蜘蛛受到威脅或是飢餓時,便將飼料化作盾牌或養分吸收。

因此你我便成為無知之幕的受害者,癡迷於黑蜘蛛的小弟小妹們,利用報章媒體堆砌起的一座座美妙夢幻的物質城堡,從此沉淪於職位抬頭與金錢權杖的假象。

最後我們的價格被統一、價值被貶低,淪為社會最外部又最慘烈的損失,連窺見巨網的機會都沒有。

畢竟連我們相信的也是「計算、分配與掠奪」啊!

這樣看來,我們的社會只不過趨向「同理」罷了!既非多元也無心。

 

潘朵拉商人這本小說,文字間總能嗅到作者滿身的壓抑與被瞭解的渴望,那是真知灼灼又好像不太會表達的樣子,一種笨拙的知性。

但這種文字往往更令人信服,因為急急切切的,反而能體認其中的真情真意。

作者長期浸淫於投資領域,是金融戰場上的傭兵,也是少數正直的傭兵,合乎道德的功便拿,不合便選擇退出。但傭兵畢竟是傭兵,戰場上的爾虞我詐、自私苟利歷歷在目,因此才能半虛半實的寫出金融界不堪的真相。

這本書是一切黑暗面的大熔爐,我總認為作者不應該以一集草草作結,而應該分上下部或是更多冊,才能更完整地把其世界的一小部分攤開給世人。

想來台灣幾乎不存在這類抨擊黑暗或是表露黑暗界的小說,那種利用緬懷舊風景、側面打擊政商的鄉土小說,也早已成為過去式。因此本書曲高和寡、知音者難覓,銷量低迷也在意料之中。

 

故事由一位命運多舛的金融強者與作手---「小茹」開場,身為被秘密安插於銀行內的眼線,時刻監視著內部情況,同時依常例做著金融界該做的事 ---「出貨」。

期間賺取暴利,提早獲得較同年齡者要崇高的地位與權勢,而這部小說,便是由這位女強人,一路由冷冽肅穆的高貴階級模樣,到人際信任的瓦解與崩潰,最後遭遇人生伴侶的救贖做結。

情節曲折離奇,充斥著金融界寫實殘暴的資源掠奪,與人間本無善惡兩分的赤裸規則。

辛苦賺取賣菜錢的小股民眾,在貪婪資本家的操作下血本無歸;犧牲靈魂肉體賣與帝王的男男女女,也在金錢與法政商間,成為顆顆機子。

那種被國家機器以及龐大財閥壓迫的情景,被極為寫實的描寫出來,讀起來令人冷汗涔涔、又驚又怕,方曉個人渺小不堪,猶如路旁螻蟻,一切有為皆是螳臂擋車。

一場銀行的併購案,原來能夠上下影響整個國家的版圖。

從名利下淪陷的司法部門、公器私用的政客、貪婪無厭的派系、氣焰沖天的紅頂商人、安順如狗的報章媒體、睜眼閉眼的偽善政府,到最可悲的,在世間磨難中被迫犧牲良心的男男女女。

人苟活,難道只決定於你願意犧牲多少嗎?

這本書令我對世界擁有別一番的認識,一種被早熟棍棒狠擊的感覺,彷彿脊髓液都被抽乾,只能躺在病床上等待「驗收」。

我們都知道改變世界太難,但從不清楚它為何而難,這本書也許可以給你一部份的答案。

赤裸裸寫進教科書的惡並不可怕的,最可怕的是那些被描述成善的謊言,猶如寄生蟲般,在我們體內繁衍,最後用蛋白子擠垮大腦,使你成為傀儡,不會哭也不會笑,只能承擔生命中的累。

 

這本小說的內涵富有啟發性,然而此書尚非作者的顛峰之作,因此節奏與人物描寫皆有不足,最明顯處便是此書甜鹹未分,二者並重反而嚐不出焦點。

寫實小說除描寫社會真實,令人感同身受外;還須擁有光的導引---「自我救贖」,使人發而深省、從而振作,故事也因此不僅僅若一鍋醬缸般黝黑。

然而此書擁有太多的「parti」,即是故事的核心構想或概念。

所謂的小說或是設計,就是替每個案子或文本量身創造出獨一無二的「parti」,然而世界上並無完美的「parti」,也無須嚮往,但是一個清楚的理念必須從作品中凸顯出來。

作者無意將此作列為「小品」,因此核心概念理所當然變得非常重要!

為了迎合所有人而不設定明確對象的小說,往往一個人也吸引不到。反之,在設計創作時拉出某項特殊觀察、強烈主張、反諷觀點、詼諧省思、知識連結、政治論述或特異信念,則有助於創造可讓其他人用各自方式進行認同的環境。


作者喜好建築旅行,也許可由安藤忠雄的部分作品體會這個概念(ex:住吉長屋)。

因此:

"於婚禮當天為緊張興奮的新娘設計一道款款走下的樓梯。"

"為某個完美秋日裡的某一棵樹框一扇窗。"

"為世界上最惡劣的獨裁者打造一座陽台來整頓百姓。"

"為青少年團體設計專屬座位區好讓他們抒發對家長和老師的不滿。"

根據特定而明確的構思作設計,並不會侷限人們使用或理解該作品的方式;反而像是敞開大門,邀請大家提出各自詮釋與獨到的見解,此書有把握到這點(結尾的世紀婚禮最勝)。然而我們皆為連結意義而活,沒有連結點、或是連結點過多且繁複,連結便失去意義。

作者腦海裡的材料非常豐富,也正是如此多的深刻體驗才能佐味一本書為美妙佳餚。不過一股腦兒地將材料灌入,讀者反而不能辨別誰濃誰淡。

創造小說的豐富性時,要採用「化繁為簡」或「以簡馭繁」的方式,避免不必要的盲目堆積。

故事裡充斥太多救贖,有些救贖明顯、有些似救贖又不是救贖,而類比到被救贖的角色,更常令人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

加之本書的另個焦點「血淋淋的金融現實」---讀起來雖相當過癮,但味道本濃的金融現實,就非讀者所能接觸,因此在讀者的刻意注視下,反而濃上加濃。

突如起來的變換反而走味,要不是想喝白開水,結果吃到麻辣鍋般嗆鼻;就是吃麻辣鍋,結果湯頭都是水而索然無味!而太多的說教與情緒性的表露,也讓我覺得是在聽講座而不是看小說,到底這是現場演講的文字紀錄還是小說呢?

縱使如此,此本小說的缺點也無礙其光輝。


我非常喜歡葉國強在主動投案前,回到老家的情節!這也是我讀本書唯一鼻酸的幾頁,那種深刻描寫男人回到落葉歸根之處,滄桑亦瀟灑的交流與故鄉純樸同伴間的鼓勵耳語,真真實實歷歷在目(自我的複雜)。

那個時候,整幅文字成功的變成畫面,在腦海中激烈迴盪不已!

我想作者已偷偷把自己的一部分,融入葉國強的角色當中。純樸文字能勝多種精心策畫的情節,也說明此書又更上一個台階。

假以時日,作者寫作功力完備,一個燦星恐怕會橫空出世!

最後,傑出作品的成功之處,不在於它們毫無瑕疵,而在於一顆明澈洞察的心靈所展現的無窮說服力,為此,再大的錯誤我們也予體諒,同時報以最大的掌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