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戰爭2.0 

「聳人聽聞」還是「極有道理」?

作者格溫‧道爾出生軍旅,同時接受史學訓練,對未來的思考方式基於「最壞的預期」,因此繞開了人類社會的許多複雜性。

本書泰半都利用地緣政治來解釋情境,故事的主角,或者說,作為全球變遷溝通者的權力與義務,僅存在於政府菁英本身,人民成為沒有決斷力的數據,忽視了群眾在影響力與導致社會革新的正面價值。

道爾的文字明顯放大了所有人的恐懼,也認為恐懼最終僅通達自私自利,一切較樂觀的想法都會在劣根性下成為偶然,然而本書也實實在在地呈述,對於要引領一個風潮,無論是正面或負面,恐懼與利益遠比道德情操更有動力,或者說,更常成功。

氣候戰爭是顆水晶球,好萊屋式的呈現一連串災難。

「明天過後」是關於一個氣候災難的想像,巨大的海嘯災難席捲過後,倖存的人類開始了全新的生活,在一個驟然降溫的嚴寒世界中,輝煌的物質文明成為昨日的記憶。

「2012」則更加將末世情景的想像力推行到底,地球庶幾毀滅,大洪水退散後,唯有船上的人類倖免於難,故事成為《聖經》中諾亞方舟的翻版,有能力的人被留下,其餘死去。

我們能理解這些電影的票房利益是建立在「我們對於人類該前往的方向,感到迷茫失措的驚怖」,而這些驚怖,正是主流價值告知我們,人類必須立刻修正對石化燃料的濫用,因此人們不免產生疑問。

既然這些知識分子與上層菁英認為低碳生活勢在必行(2008年的美國大選,二位候選人也與前總統小布希劃清,宣稱願意面對氣候變遷的問題),世界的局勢卻不是不是愈來愈好,而是愈來愈壞呢?京都議定書的到期,歌本哈根會議的破裂。

我們似乎沉浸在一個需要改革,卻一面被安置於,僅僅需要安份呼吸的溫室裡,觀念和現實產生嚴重的矛盾。

並非杞人憂天,水晶球中變化的數據,新聞媒體播放的立即災難影響,地球的環境實實在在令人憂愁。

......

2009年10月17日印度洋島國馬爾地夫破天荒在水下召開內閣會議,有十四名內閣部長參加,此次驚人舉動的目的是引起國際社會關注,提醒世人注意到全球 氣候變暖對島國造成的影響。我們在照片上看到,戴著水下呼吸設備,身穿潛水服的部長們 用手勢艱難地交流,並簽署了一份檔。如此奪人眼球的作秀,實在是迫不得已之舉,全球氣候變暖導致的海平面上升,將首當其衝給此類島國帶來滅頂之災。

就在剛過去不久的5月6日,影帝在國務院節能減排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強調確保實現“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

心驚肉跳的未來展望基於石油供應量減少和戰爭的爆發,人類溫室氣體排放量將於2032年暫時達到頂峰,比1990年高出47%。

東北季風的減弱將使中國華北平原的糧食生產損失嚴重,而中國的工業化沿海地區將會因為海平面的上升和熱帶風暴的襲擊遭受重創。

2036年5月25日黎明前,上千架印度空軍無人駕駛飛機攜帶體積相對較小的高效能炸藥對巴基斯坦核武器庫進行了精確打擊,巴基斯坦超過半數的核武器被摧毀。

2013年,風暴潮淹沒尼羅河三角洲的大部分土地,使千萬埃及人無家可歸。

2015年持續整個夏天的熱浪使美國中西部地區至少75000人死於非命。

2016年,湄公河、薩爾溫江爆發特大洪水。
......

 在軍人出身的作者看來,國與國之間為了爭奪有限的自然資源,最後會不擇一切手段,包括引起生靈塗炭的大規模戰爭。

風調雨順的農業環境遭到破滅,更將導致糧食供給的匱乏,進而導致國家內部的騷亂,難民在自己國內作難的同時,還將潮水般湧向鄰國,引發地緣災難。

但是人們要明白一點,氣候變化的預設只是一個過程,無論以何種形式、何種過程,最終走向人類生存的困境卻是不爭的結果。

有問題、有分析,然而在解答上,作者也不願意賦予讀者快樂的答案。

如果這些第一手的資料沒有問題,那我們人類面對氣候變遷的能力,實在過於貧弱。

.......


從工業革命大範圍普及化石能源,廢氣排放量持續增加,並且幅度驚人,科技越發達,排量越巨大。在溫室效應的逐漸展開中,這導致了海洋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急劇下降、凍土融化、夏季北冰洋冰層融化......

這些帶給人們最大的及身影響,是逐年升溫的夏天、颶風海嘯的頻繁兇猛,聯想到近幾年來持續不斷的自然災害,都稱之為百年一遇,足見規模之大,為害之慘烈。那些在浮冰在掙扎、死亡的北極熊,也許正是一個微妙的隱喻,警告人類切勿作繭自縛。

從海藻中提煉油,從穀類如玉米種提煉乙醇,這些生物燃料技術正在不斷試驗、推廣,風能、太陽能、潮汐能等新能源也正在嘗試邁步中。目前的情勢看來,雖然這一切只是杯水車薪,尚未能成規模生產,但它們指明的方向,是人們在當今、在未來孜孜前進的道路。

《京都協議書》是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由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參加國經過三次會議制定的。其目標是“將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含量穩定在一個適當的水準,進而防止劇烈的氣候改變對人類造成傷害”。

在隨後為期一年的時間裡,共有84國簽署,引起關注的是,美國並未簽署,這也成為許多國家指責美國的罪項之一。人口僅占全球人口的3%至4%的美國,排放的二氧化碳卻占全球排放量的25%以上。

美國有美國的難處,這涉及到一系列程式和多方利益的協調,還有國會的批准。在民間眾多環保NGO的討伐聲中,這個國家一直在用科技和制度展現 它的光榮與夢想,美國的偉大之處,有一點即是總能將人類的夢想通過科學予以實現,並且迅速投入工業生產,創造出巨大的商業利潤。生物燃料飛機的陸續試飛成 功,仿佛在證明他們已經較為熟練、穩握了新能源開發技術,今年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美國海軍特意選取這樣一個日子,試飛了波音公司F/A-18F超級 大黃蜂的生物燃料動力版,其燃料中含50%亞麻薺油。

......

這張表當然可以繼續補充下去,但看起來已經足夠聶人耳目。

讀完變遷資料與科技現實後,人們的普遍反應是,「我們真的能改變現實嗎?」

當望不見領頭羊時,我們原地躊躇,過去寄望的,理性世界的科學力量看起來微不足道,甚至充斥著欲蓋彌彰,目的並非真實解決現實問題的地球工程。

順著作者的邏輯,氣候政治在成為當代最重要的國際事務前,人類對氣候的干預能力(通常也就是施加破壞性影響的能力)也達到了史無前例的程度,全球變暖和氣候異常將引發世界範圍內的地緣政治衝突,而能解決的方案少之又少。

有一點是不可改變的事實:

氣候政治是一個無國家邊界的全球性問題(因為排放到空氣裡的二氧化碳不會只在本國上空停留),但現實中卻根本沒有一個全球性管理機構,各國政府仍然是一定政治邊界內的最高權威。

這也就是“氣候戰爭”說法的邏輯基礎:

各國很難彼此協調這一點導致無力阻止災難發生,而在災難發生後又不肯同舟共濟,進而引爆衝突。如果遵照這個邏輯推導下去,那麼,避免災難的方法似乎就是將全球環境視為一個為人類(有時只是西方消費者)利益來加以管理的客體(根本哈根的北約密約)。

同時,這種全球性威脅可能再次召喚起一種殖民主張,即“我們”可以干涉或介入並“管理”和“控制”某些特定地方的變化,且無須得到任何住在“那裡”之人的期望和同意,這又是碳交易的變質,也同時陸續破壞我們對於改變問題的努力,與在民眾間建立的信心。

最後,這些推論都建立在一個基礎上,及人類對全球氣溫造成的顯著影響,引發的迫在眉睫的危機,這一點在長時間以來,的確成為一種主流嘗試,以致於很少人會 去質疑它,然而2009年的哥本哈根會議的數據造假,2010年的北極震盪,以及陸續推出的任何質疑暖化原因的觀點,都極大打擊民眾與知識權威。

在這個地球變暖的態勢中,人類愈來愈難挽回。

有心者力不從心,無心者從中作梗,人類的期末考考卷,已經放在桌上,酷熱中沒有窗型冷氣,只能揮汗如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