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歷史來看,建築無疑地在極權主義政權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與之前的希特勒、史達林與墨索里尼等人相比可說不遑多讓的西奧賽斯古(Nicolae Ceausescu 羅馬尼亞前獨裁領袖),便是將建築當成石頭文字的形式來操作。

還有可能比較不明顯但同樣重要的是:

這讓建築發展出某種更一般情況的法西斯主義傾向,而人們對於這些事情完全不知不覺,實在是因為它們並非是以相當清楚的方式自我表態,除非你時時刻刻注視都市裡的變化,而不僅僅當作是一幅風景。

中台禪寺    中央電視台 

【你認為這叫神聖性,還是法西斯主義呢?   (台灣 中台禪寺 李祖原 / 北京 中央電視台 雷姆‧庫哈斯)】


因此,最讓人困擾的問題並不是建築會被不同的法西斯政權如何地善用與剝削,而是建築文化自身也許已經多少載錄了某種法西斯主義的脈動在裡面了。

在此所指陳的並不是歷史上特稱的法西斯主義,而是指在一般狀況下不管是左派還是右派對於權力形式的過度使用與濫用。

當然,那些像是西奧賽斯古或希特勒的獨裁者他們檢視建築的作為,和在類似狀況下建築師自身的作為,有著非常驚人的一致性。

帶有重要的社會與政治功能的建築(豪宅、政府機關),大多太常在純粹美學的考量上做決定,在這樣的程度上,不去考量社會與政治影響而將一條道路硬生生地橫跨過高密度人口區的獨裁者,其所顯示的無知覺,往往雷同於那些只透過建築模型來身歷其境參與奇怪的權力遊戲的建築師所顯示出的無知覺。

建築師與他們的模型在尺度上的截然差異,使他們採取了格列佛一般的權力地位,來與他們提案中的現實基地互相對立。而整個區域很有可能在只不過是美學層次上的演練,就讓一刀解剖下去時毀於一旦。

(建築之麻醉   尼爾‧林區)   』

其結論也就是:

「不單只是每位法西斯獨裁者的心中都有一位潛在的建築師,同時在每位建築師心中,也都有位潛在的法西斯獨裁者。或者 ─ 所有人的心中都潛在著法西斯獨裁者,然後被另一個法西斯獨裁者麻醉。」

 

伍茲  

雖然如此,這個世界也存在著對於自己法西斯思想直言不諱的建築師,例如不甘束縛的 ─ 利布斯‧伍茲(Lebbeus Woods)。

「戰爭就是美學,美學就是戰爭。」他聲名道。「我在戰爭之中,」伍茲聲稱:「我的時代、歷史、以及駐守在固著且受驚的形式裡的所有權力,同處於戰爭之中。」

90年代早期,這位反叛的建築師創作了一系列滿佈戰後廢墟、寄生於破敗樓房結構的奇異設計案,試圖描繪一個永遠處於戰爭狀態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中,建築師的責任是為被社會驅逐的成員營造安身之

不過在他的悲天憫人中,似乎也意識到自己正將這種社會意念,轉換為一種新的建築美學

他從塞拉耶夫的戰爭中得到某種啟示,以至於實體的毀滅與殘缺,為新的建築形式提供了一些動力,好比「充血」與「瘡痂」,這些用來形容身體魅影幢幢的名詞。因之這些形式的產生是回應於建築的毀壞,但更重要的是在它們凹凸不平、撕裂的美學裏,它們經由殘缺的建築形式來補足、摹劃出靈感。在此狀況下,它們做出了對於毀滅的美學頌揚。

伍茲1  伍茲2  

由於缺乏任何嚴謹作業下的社會與政治事項,使得他的科技建築看起來就像是不切實際的科幻小說,也因此加深了他誘人的影像與塞拉耶夫街道上真實生活之間的距離。

一如激烈的宣言都需要圖像輔佐,無論是公平正義抑或九二共識之類的政治宣言,還是建築這類時尚老行,伍茲的設計成為他的風格。

然而,他的計畫案對於科技的極端崇拜,讓他的作品更加從社會函購裡抽離出來。

對於所提的建築與它們實際的空間運用不見任何真正的真實考量,取而代之的是喊出的後現代口號,空泛且難以理解,大概只能作為知性青年的養分。

伍茲3  伍茲4  

所以我們回到起點,當塞拉耶夫的破壞可以做為設計美學的起點,波斯灣戰爭的影響可以被當成籃球賽與廣告片般對峙時,我們哪兒還能期待建築會有任何具意義的論述呢?

這世界已經被美學化與麻痺化,所有的內在都被掏空。這情形在我們那些建築雜誌光亮的頁面上,以及我們建築學院這個注重時尚的領域裡,可說是很明顯的。

由這裡廣泛推論到瘋狂濫炸的媒體勢力與政商結構,人民觀感恐怕是不存在的,因為隔天就忘了。

形式是政治性地介入文化批評的主要手段,蔣公銅像、反過來的台灣圖騰,政治正確透過影像傳達出去,所有人三緘其口,一個無形的威壓壟罩上空。所以謊言說一百遍就成真,也是誘惑性美學的異化吧?

建築人活在抽象世界中,選擇從現實抽離,保持著一種置身影像之外的純淨。站在對街,與即將完工的建築保持距離。藉由往來人車的緩衝,對於建築才有了一個較安全的樣貌。

建築不過是門單純的生活課題,當然不必文過飾非,而真實不過是表像,在於有無參透。在一個大眾麻痺的城市中,恐怕只有所有人都被十字街口的車流嚇得神魂顛倒時,才會像充了電般驚醒。

 

參考書目:

建築之麻醉  尼爾‧林區/宋偉祥 譯   田園城市     2005

帝國邊緣:台灣現代性的考察            群學出版社  201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