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JPG

二、康德、黑格爾與馬克思

十八世紀中期康德(Immanuel Kant)的橫空出世,長達百年的理性/經驗之爭才出現一個可接受的總結。康德希冀自己能跨越理性主義與經驗主義的鴻溝,兼納兩者。他的理論一方面類似理性主義,認為人的心靈具有先驗範疇,擁有基本的理性能力;但另一方面,他又承認人需靠感官經驗來理解世界。而這個從感官獲得的經驗,他稱之為現象,即透過感官向人展開的意向,並且承認人們無法肯定外在於經驗的事物。

因此基於經驗主義到霍姆懷疑論的教訓,他做出了知名的區分─「現象與物自分」。既然人們的經驗有所侷限,只能掌握到現象,那麼在現象、在將人所能感知的一切經驗去除之後,這世界是否依然存在?康德認為是存在的,那便是物自身(東西本身)。但可惜人類無法透過拙劣的感官理解物自身,所以只能掌握現象。

由於康德預設了物自身的存在,柏克萊主教的命題得到立場上的緩解。就現象而論,我們雖然無法得知樹是否倒下;但就物自身而言,樹真的倒下了。所以康德的兩大貢獻,便是將理性能力定義在先驗範疇,並做出了現象與物自身的區別。在此論證下,康德提出了人的理想主體,必定是一個自主、獨立的啟蒙主體。由於天賦的理性能力,人們必須避免自己成為他人的工具、他人的手段,自己即是自己的目的。簡言之,康德的主體觀即「人即目的」(人自然的具有價值,而毋須其他力量)!這是一個自由派的崇高理想。

康德宣稱這樣的論點,已集古典哲學大成,歐洲百年論戰可就此休止。但很可惜,一位年輕人出面挑戰他的看法,那便是德國哲學巨擘黑格爾(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由於黑格爾的出現,暫時受康德統一的哲學體系又起分歧。延續康德思想的一支,開啟了晚近的新康德學派、現象學、存在主義與韋伯;黑格爾則開啟了馬克思的批判實在論。若試圖對當代的人文社會科學追本溯源,會發現它們不出這兩位德國思想家的哲學系統。

在進一步討論黑格爾前,這裡需要補充晚近知識界利用大腦神經科學來支持康德思想的論點。他們認為大腦神經科學已經證明,在人類開始透過感官累積知識與經驗之前,大腦構造便使人類天生具有分辨萬事萬物的能力。但這項論點的破綻在於,大腦神經科學是基於物質基礎的生理學,而非康德在哲學觀點上的先驗。這項補充性的論辯,能夠令我們看清外在於物質的康德哲學。

回到黑格爾,他最著名的概念便是「辯證」。有其唯心論立場與諸多類型,但這裡只關注人的辯證,即:主奴辯證。黑格爾的論點是,主人的存在須仰賴奴隸的承認,而奴隸之所以是奴隸,也是相對於主人而存在。因此主體與客體間的關係,在黑格爾的主奴辯證中,成為一種相對關係,而非古典哲學的絕對關係。

主人並非天生本然的就是主人,奴隸也非天生本然的就是奴隸,而必須將彼此連結起來看,用現代的學術名詞簡稱,主奴便是相互建構的。這在哲學史上有兩大突破:過去的古典哲學聚焦一般化、均質的人,認為每個人都有感官能力,人之所以不同,只是基於所累積的經驗不同。但到了黑格爾卻出現了主體與非主體的關係,並衍伸至社會差異。黑格爾的主奴辯證推翻了康德認為「人即目的」的啟蒙主體,將它拉入社會關係中,呈現出「人即目的」是一種可笑的想法。因為人不可避免的存在於社會中,成為他人或其他力量的工具。

另一突破,則深刻內蘊在主奴辯證之中:當奴隸不再願意承認主人時,主人便不再是主人,它呈現出人類積極抵抗的可能性。這便是後來馬克思將唯心論轉換成唯物論後,仍然堅持辯證法的緣故,因為辯證概念時刻充滿著張力!當古典哲學戮力於追求均衡與和諧時,黑格爾便是衝突與矛盾的哲學,世界觀不再穩定不變,而是變動無常。由此,黑格爾進一步主張,世界的變動無常最終將由一個絕對理念進行救世與控制,那便是國族國家。對黑格爾生存的時代來說,便是強盛而統一的普魯士王國,它暴露了黑格爾的民族主義立場,認為除普魯士之外皆是落後、不可齊等的蠻荒。  

馬克思(Karl Marx)利用黑格爾的主奴辯證,將哲學人類學的人性論拋入勞動過程中討論。這大不同於理性主義與經驗主義的哲思,勞動的討論使馬克思主義顯得非常務實。人性是什麼?對於馬克思來說,即是生命體為求溫飽存活,進行的身體與工具勞動,而與外界、自然發生互動後的產物。所以人性並非亙古不變,隨著人類改變自然以求生存,並同時受此行為進一步改變自身後,歷史才形成不同的人性面貌。隨後,馬克思在《費爾巴哈提綱》中,對人是什麼做出了總結,即:人是社會關係的總和。因此在不同的社會關係中,就有不同的人;以及同一個人在其生命的不同時期,都是不同的人。所以這是一個變動的過程,是關係性的看法。

相對於康德關注理想的啟蒙主體,馬克思則更關注不理想的主體及其社會處境,即:異化─人成為他人的工具,人們與他們為求溫飽所生產的物品間,產生疏隔!明明物品是你辛苦勞動的成果,目的是發揚你的人性與價值,卻被資本家、地主、貴族剝奪,成為外在於你的產物,你與你的勞動過程產生異化;明明應該是互相合作,互相發揚勞動能力,以求得共同生存的勞工們,卻在工廠裡成為彼此你死我活的競爭對象,你與其他人產生異化;最後,你與你的本質產生了異化。這裡勢必產生一個疑問,倘若馬克思認為人是各種社會關係的總和,且隨時間不斷轉變,那又有何本質之說呢?

事實上,這個概念並不妨礙馬克思預設一個根本與理想的主體。由於人類的勞動始自生存的需要,因此對馬克思來說,本質即是一個能夠安適生存於世間的全人。它體現在人們藉由耕作、砍材、釣魚,使全家溫飽,並在晚上浸營自己的喜好,以發揮潛能的生活,例如寫作、唱歌、彈琴。這帶有浪漫色彩,並期使人們能夠依自己的潛能而活,不受制於資本家的理想,即是全人的概念。偏離這個概念就是異化,所以資本主義是最深刻的對立面。

總而言之,馬克思一方面承繼哲學人類學的觀點,發展出社會性的主體,認為主體在社會關係中構成。而在所有的社會關係中,他認為最重要的是生產關係,因而人在社會中佔據的不同位置間,呈現出兩個最主要的階級:勞工與資本家。

另一方面則透過黑格爾的主奴辯證,說明了沒有勞工就沒有資本家,沒有資本家就沒有勞工,彼此充滿衝突與緊張。而當勞工開始不願意承認資本家時,即馬克思理論中,勞工從自在階級成為自為階級、從客觀存在的社會關係中的一個階級位置,變成能以階級意識覺察到自己真正的利益。並想邁向一個較理想的社會生活,成為滿足自己真實需求的行動者後,就不再是勞工!資本家因而不被承認,社會主義革命旋即降臨。

在這裡我們必須看到黑格爾與馬克思理論間的關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