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JPG

五、結構主義與後結構主義

突然間,結構主義出現了!忿然的以一把大鐵鎚將所有主體敲碎,人的主體再也不是由真實的社會實踐來建構,而是由抽象語言系統所建構。它被稱為「符號」、「文本」、「再現」,或是「論述」。結構主義者懷疑一切,不僅是人的主體與自主性,甚至真理、社會現實也都成了符號的建構,是語言的效果。對此,著名的結構主義人類學家李維史陀(Claude Lévi-Strauss),曾一言以蔽之:「是話說人,而非人說話。」,他認為事物的背後都藏有龐大、抽象的二元心靈結構,藉由語言、符號秩序展現出來,人不過體現了這些東西。

並不存在具有主體意識的人,在將語言當作工具使用,而是語言在透過嘴唇的開闔來證明其存在,人僅僅是結構系統的魁儡、工具與效果,這多麼悲慘!阿圖塞(Louis Pierre Althusser)視其為「意識形態」的建構狀態,拉岡認為這是鏡像階段的延續與象徵界的無奈交織,或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談論「作者已死」的意義不固定與衍伸。傅柯(Michel Foucault)則以「論述」及非論述的種種糾纏不清,呈現社會關係的「權力」與「規訓」,晚期更以自我技藝回到主體的能動性。

由於結構主義者百花齊放、資料易尋而豐富,筆者在此便不多做說明,轉而強調「建構論」的歸類應更為明晰。例如馬克思與社會互動論,主要談論主體如何在具體的社會實踐與物質性實踐中構成,因此堪稱「社會建構論」;而談論主體是由語言、文本、符號所構成的,則應稱「符號建構論」。「社會」與「語言」,此兩者建構論並不相同,若更進一步,還必須區分「生產(production)」與「建構(construction)」的差異。

馬克思主義強調人是社會關係之總和,是被生產出來的,阿圖塞甚至將它明晰為具體、物質性的意識形態國家機器。此種社會情境下的主體、認同形塑過程,按照馬派精神須特別稱作「生產」。其他以符號、文本、再現討論者,則延續使用「建構」。此差異源自不同的立場,一者是左翼的、社會學的,另一者是持中或右翼語言學、符號學、哲學與後結構主義哲學。

前者主要扎實於深刻勞動利害關係的「唯物論」,後者以後結構主義哲學為大宗,則多文本、符號與思辨觀念建構的「唯心論」。是以人是被生產,與人是被建構,為完全不同的理論立場。但它們都強調人的主體非天生必然,而是被製造與操作出來的。總而言之,都是在質疑自理性主義、康德以降,均質、單一的啟蒙主體觀,由於它遭到嚴峻挑戰,結果就是結構主義後的碎裂,包含消費、混種、多元、人機一體、資訊拼貼、流動遷移、後殖民國族、全球在地等,多種混雜的建構視點。

但愈來愈多學者指出,我們不應再將人的主體僅視作碎裂、片段、混種、多元的複合體,因為它不符合現實。許多後結構主義者過度讚揚精神分裂作為當代主體的現況,好像多重人格,主體的不斷切換的才是典型。這樣的論述在其他學者的眼中顯得過於誇大。我們承認當代人類主體在歷經各種討論、時代變遷與科技物中介後,已是多元混雜而不斷變動,但人在面對這樣的境況時,是努力在建構、塑造自我的一致性與一體感。

這呼應了紀登斯(Anthony Giddens)「自我是一個項目(project)」的概念,是以人在碎裂之前,會勉力將自身條理化,與他人劃設邊界,顯得有一貫性,得以臨終時結案。因此我們不能過度接受後結構主義立場的觀點,而要利基於真實的經驗研究,把握人普遍的存在原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