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者以及本書背景介紹:
作者:
勒· 柯比意(法文:Le Corbusier,1887年10月6日-1965年8月27日,又譯科比意,原名Charles-Édouard Jeanneret-Gris)。法國建築師、都市計畫家、作家、畫家,是20世紀最重要的建築師之一,是現代建築運動的激進分子和主將,被稱為「現代建 築的旗手」。他和瓦爾特·格羅皮烏斯、密斯·凡·德羅並稱為現代建築派或國際形式建築派的主要代表。
本書背景:
「邁向建築」是20世紀最重要的建築論述,柯布主張建築不應該沉溺於各種無意義的樣式之中,也不應該再模仿已經失去真實生活意義的古代模型。柯布以滿腔熱血的情懷希望回到真正的建築源頭,因其中的根本原則經常被遺忘或忽略。
建 築師應透過造型的處理,所實現的某種秩序,代表著其精神的純粹創造;基於這些造型,建築將深深地觸發了我們的感受,激起造型藝術的情感;經由所創造的整體 關係,喚醒了我們內心的迴響,賦予我們一套能與宇宙相契合的標準,決定了我們精神上及心靈上各式各樣的活動;使得我們得以感受到美的存在。
二、本篇文章架構:
《問題所在 - 規線》
「建築必然的起源。秩序的必要性。規線是對抗恣意雜亂的一項保證。規線亦將滿足心智的需求。」、「規線是一種方法;而不是一套食譜。規線的抉擇及其表現是建築創造中整體的一部分。」。
柯比意以一連串不容置疑的文句,宣告規線是建築中的必要解釋,其不存在著開發,本身即是起源,是一種保持環境秩序的基礎方法。為解釋這個非從無至有的創造,柯比意以一位篳路藍縷的原始人,如何在山鄉野林中開闢安全居住所的故事,解釋規線與其使用者的天真本能。
例如開發道路,無論前往何處,他必定在有限的能力中盡可能地筆直,以便配合他的工具,手臂和時間。帳篷的小木樁標示出簡易的幾何圖形以利建造。柵欄的形式是長方形,四個角都是相等且垂直。茅屋的門位於圈地的軸線,正對柵欄的門。古代祭壇的空間平面與配置。無論何處,住家還是祭壇,都存在相同的精神。
它「只是有原始的方法罷了。理念是生生不息的,在一開始便已經那麼地強烈了。」(頁79)
柯比意認為方法是由某些簡單的數學支配,掌控於人類侷限的工具與工作能力,說明規線的起始為適應而非創造。是由使用者依照客觀現實的測量,又為了肉眼的有效辨別,選擇幾何形作為語彙。
規線源自人類的活動,是一有機必然性,不分小孩、老人、野蠻人、文明人而有所分別。
接著,柯比意利用此方法,說明過去偉大的建築都是源自相同的人性,同時也都與人類本能息息相關。
指責當代(20世紀初)建築師,所創作的建築物缺少秩序、背離人性,立面充滿許多繁雜矯飾的元素,雕龍畫棟毫不相干且不具任何實用價值。認為這種過度的藝術、散文製造家,令建築專業蒙上不被信任與誣陷的陰影,應該負責。
回歸建築,柯比意以「矗立或倒塌」(頁82)說明其認為,建築的存在便是消除不合理。在這裡,柯比意專指人類肉眼裡的不合理。而規線的使用,便是於現代建築中對抗恣意的一項保證。
「能對一時的心血來潮所創造出來的東西加以檢核,像是小學生做數學證明題時最後證明完畢一樣的過程。」(頁83)
利用規線的秩序性,維持肉眼投射的精神性平衡,更加深當代(20世紀初)建築師的不是。最後,柯比意以實際例證,包含凱旋門、卡畢多利諾宮、巴黎聖母院,以及自己設計的別墅案例說明建築立面的秩序形成與比例原則。
(羅馬 卡畢多利諾宮) (別墅 柯比意)
三、寫作重點:
本文的主旨在於利用規線的先天性,批判當代(20世紀初)建築立面慣以複雜不實用的裝飾,造成的視覺不平衡。
強調建築必須回歸秩序對抗混亂,滿足並服務一般民眾的心智需求,在不設條件與前提下,容納與造福人類。
柯比意以原始人生活的空間模式,描述人類維持秩序的天性,由上古蔓延至現代不成斷絕。
而其規線的產生方式來自方便可取、效率良好且具測量性的工具,例如手尺、腳尺等,藉此完成空間的配置,塑造一容易辨別的幾何形。
進一步,人類為提高可視性,將測量尺度統整為模矩,建立領域內的規律性,使得空間辨識上更容易表達,同時乘載更多意涵。
柯比意認為此種演進係與生活切身相關,無分老女老幼,是原始人類需求的表現。由此反襯學院派奢靡裝飾的反一般人性,在建築需服務普羅大眾的意識裡,柯比意要求建築回歸於人。
而在回歸的視覺面上,便是清楚、簡潔、意圖明確,不因情懷或私人因素造成人們的視線不平衡,由此誕生遵守「規線」的呼籲。
除此之外,規線也給予大眾檢核建築的標準,促進工程問題與和諧性的研究。
但最深刻的表現是,規線特有的數學思維對於傳達秩序感的幫助甚大。認為規線的抉擇將限定建築的基本幾何體,決定作品傳達的感受,是否滿足觀者的心智需求。
是建築設計的主要程序之一。
(Villa stean 柯比意 1926)
四、觀點引申:
「規線」。
若不是位高瞻遠矚者勢必難以用此宣告其反叛的核心,不僅正面衝擊主流的學院派,更完整承接其理論中的社會主義與民主思想。
柯比意相信依靠訓誡與行動,就能夠普渡眾生,但他恐怕不是「公眾的僕人」。真正促使他奉獻自我的原因,可能在於能夠從中得到樂趣和新鮮感,或是足以改善生活品質吧。
我認為這篇文章是設計過的,是以一個提升到無論差別的「人性」高度,回應時代巨渦的偽裝。規線的內容在頭尾間有著不小落差,令人懷疑柯比意似乎是預期過理論的煽動性,才動手操作故事張力,以至於邏輯的差距不在關注範圍內。
尺度、模矩,柯比意精準的描述出工業革命後人類面對自然界的控制準則。其背後的意義如同短篇故事中,原始人劈菁斬棘建立領域的意圖。
但這個行為更大一部分是表明人的「意志」,將存在植物自由生長的非理性領域中清楚地區別開人類的理性。但受限於時代的生產能力,自然與人類領域仍處在曖昧不清,區隔僅止於安全與守衛,方法自然是隨處可得的肢體測量。
但柯比意的規線,則詮釋人類與自然的關係應被另一種區隔取代,因而產生人類與自然的距離,更是進一步理性與還搞不清楚狀況的學院派半理性間的高下之分,凸顯並主導「建築」。
在內容中,柯比意甚至將人類原始能力的表現,引申為建築「矗立與倒塌」的象徵,是人類與自然間不合併的零和遊戲,是「生與死」。
既然如此,柯比意的理論最後演進至建築個別的探討與光明城市計畫的誕生也就不足為奇,控制的自然、建築脫離街道的關係,城市一度與理想的現代主義不合。
可見柯比意並沒有完成或真正解釋規線的理論。
例如他對原始人的描述中,是存在路徑、真實空間與生活,是三度立體無法分離。但在內文後段的論證中,柯比意舉出的卻是古今建築立面擁有的比例分割。令人難以想見,不自然與不純粹的建築立面,是如何令人精神匱乏導致混亂?而精準潔淨的建築立面又是如何帶來和諧?然後影響生活?
其因果兜不攏,平面分割與三度空間的感受之間似乎欠缺一股擁有力道的證據,佐證規線的應然性。但柯比意對此是有意識的,但可能研究不全,選擇不多做解釋。
在羅馬的卡畢多利諾宮的視線分析上,他提到:「建物考慮了基地因素,包倍的量體與四周的空間相配合......」(頁85)。在此,我們似乎瞥見柯比意對基地關係的重視,若是由主流的方法論來說,便是與周遭的「規線」契合。
但後面的幾句話,又不免懷疑其規線為服務一般人的民主機制是否存在:「這使得本身(建築)能夠集中、統一,表現出具有相同法則的一個整體,因而成為雄偉壯觀的量體。」(頁86)
這造就的濫觴便是20世紀中期,主流脫離都市關係的建築設計,都市空間成為附庸導致問題橫生。
《邁向建築》這本書,其教條式對舊時代的反擊,柯比意已經做到了。但誰能預計後果如何?我們的世界仍不斷修正,試誤中學習恐怕是面對大問題時,人類唯一的方法。
畢竟,我們不知道問題會發生在哪裡。
(光輝城市Radieves 柯比意 1922) -300萬人居住計畫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