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是回到最初的旅程,或者「也可以說是回到過去,負負得正」。
它只會把事情歸檔,讓你找不到,之後再用它自己的版本令你回想起來。你自以為擁有回憶,但其實是回憶掌握了你,回憶回應了你。
我是個空間的學習者。如今道途蹣跚,要向背後探尋問題,便要在時間脈絡下,對空間、對書店、對家、對社區、對社會拆解,把它用一種不欺我的方式,攤在陽光下看。
為什麼這麼做?
因為那是家啊!是遮風避雨,哺心涵養的屋。
書店於我,它的親密性超越了書櫥前本子的閱讀,而是交融著生命的成長、勞動、經營變遷與環境盛衰的歷史。
透過回憶的路程,直覺的力量,明晰書店開創出美麗世界的可能性,一處地方人群的生活,如何透過混合、發酵,具體呈現出的精華。
小時候,家鄉的發展未見蒸騰,能燎祭知識之泉的處所很少,也沒有學校圖書館即社區圖書館的概念,因此要買上一本書,便是舟車數里的煎熬。
母親見情況不妙,會妨礙周鄰學童與自家孩子的成長,於是在透天厝店面張羅了一間簡單大方的書店。
在網際網路與營銷通路尚未發達的過去,書店確實作為小區域知識傳播的核心,不斷的透過介紹買賣,滿足街巷的求知慾。又因為貼近鄰里的經營,所以在書店內外,常能見到三姑大伯、小王雅婷依著需要,或坐或臥、談天說地。
因此與書店空間相較,書籍的重要性在公共參與上反而是淺的;唯有書店能作為催化劑促進鄰里活動時,才具有社區書店的真正意義。
而身為打雜夥計的我,也在背景下認識更多人,更多能與浩瀚書本相融的人生。
包裹於此的,是一家人配合運作的軌跡。
作為尋常市民的尋常書店,自然沒有現今誠品的大氣。就算不抱持賺大錢的妄想,但維持損益均衡自是必要,所以這裡沒有工讀生,只有家人。
為了滿足隨叫隨到、高效率追擊小偷、被方便管教的需要,小學到高中,我吃飯做功課都在店後附設的空間中完成。
這裡的格局簡單,小小的瓦斯爐烹煮餐點、小小的床鋪短憩補眠,房間一隅則狹促著我與哥哥的作業簿、參考書。泰半的庫存都倚著牆面置放,中間留下的空地,則是趁人客零落時,做家庭代工補菜錢的區域,那裡總是凌亂散落著紙箱、被剪下的塑膠條與包裝袋。
走路都得小心翼翼,一個不好踩壞了營生寶貝,就準備吃竹筍炒肉絲。
但生活不會一成不變。
前店後間的消長,事實也反映著書店對於社區記憶的變更以及時空環境下 ─ 「書店的命運」。
現在想來,母親書店的室內擺設變更,來來回回至少四次。分別對應附近金石堂的開幕、大型購物中心的成立、便利商店的多角化經營與周邊藍領社區的開闢。
最初,書店的營利就是販書,拿在手上份量沉甸甸的,一本本排在書架上,規矩甚嚴的氣勢搭配著幾筆靜思帖,氛圍穠纖合度,任何人都知道這是戶治理明確的家店。
然而這很難保持,隨著各個競爭者進入市場角逐,書籍的利潤愈來愈少,必須做出折衷。也就在那個時期,你的客戶在其他地方擁有了更多選擇權。
於是,母親的街巷書店也在時間洪流中,一一將書籍下架,改為文具、玩具三者複合經營,保持對區域的盈利能力。空間上也因此更改,漸漸出現給學生的抽牌遊戲區、辦公用品區、賀卡與通俗雜誌,甚至有一櫃我伸手會被揍的圖籍。
想當然爾,店後的空間變得更狹窄擁擠。能轉身的地方更小,從外處透過的光顯得灰暗,亦如社區書店於台灣的命運。
我想,社區書店是偉大的。它並不需要有極端的效果,才能被認可。一切書店都具體存在著。而其存在本身,就是對我們的生命、我們的歷史和我們的文化的肯定,而非否定。
社區書店式微,通路與網路書店興起。
牢記一切,一切都是書店,不間斷的過程,時間的紀錄。因為短短十年的環境改變,已見證一幕幕的小民智慧。
社區書店,社區書店,不就是合應著社區變化的書店嗎?
-----------------------------------------------------------------
本文參與 『書店記憶徵文——那些年,我家旁邊的書店』
透過大家的接力書寫,將所有的書店記憶以網站串連,或許我們可以從中拼湊出一個獨具台灣風格的書店風景,那些曾經存在過的、未來即將要出現的社區書店都會從中浮現。
留言列表